首页 > PMP交流 发布时间:2023-04-11 18:00:15

项目管理师科目有哪些内容要求和要求


项目管理师考试内容

项目管理师考试科目是管理综合知识、管理论文、管理案例分析。

项目管理师是指掌握项目管理原理、技术、方法和工具,参与或领导启动、计划、组织、执行、控制和收尾过程的活动,确保项目能在规定的范围、时间、质量与成本等约束条件下完成既定目标的人员。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计划管理方法,是指把各种系统、资源和人员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采用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项目。

项目管理在发达国家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体系,成为现代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并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电子、通讯、计算机、金融、制造、咨询以及诸多行业。

项目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四级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质认证体系的总称。它共分为四个等级,项目管理员、助理项目管理师、项目管理师、高级项目管理师,每个等级分别授予不同级别的证书。


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要求是什么?考试范围有哪些

  软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是软件水平考试中比较高级的一场考试,考试对考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想要顺利通过考试,就要对考试有全面的了解,接下来,就请跟随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吧!

   一、考试说明

   1.考试目标

  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具备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特别是管理大型项目和多个项目的能力,具备实施企业级项目管理的能力。

  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相关技术、技能和方法,对信息系统项目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项目在一定的约束限制下能够达到预期项目目标;能对制订的项目管理计划、项目实施的绩效、风险和成果进行有效地分析和评估;能够有效指导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的工作。

  能够综合运用项目集管理(大型项目管理)、项目组合管理、组织战略实施的项管知识和技能,管理复杂项目、大型项目和多项目;能够根据组织战略制定和建立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和项目集管理的相关标准;能够管理或领导项目管理办公室,能够为项目提供人员调配、综合采购、流程规范、战略引领、综合测试和过程改进等方面的制度、机制或环境。

  具备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2.考试要求

  (1)熟悉信息化知识、信息化技术和信息系统,了解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有关政策发展规划;

  (2)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过程、方法技术和工具;

  (3)掌握由项目、项目集、项目组合、项目管理办公室等组成的组织级项目管理体系;

  (4)掌握信息系统项目集管理的知识、方法、工具和流程;

  (5)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组合管理的知识、方法、工具和流程;

  (6)熟悉组织流程与项目管理流程改进、项目治理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7)掌握项目管理、项目集管理和项目组合管理等与组织战略的关系,能够充分利用组织战略来指导项目的实施;

  (8)熟悉或掌握计算机系统、软件、网络、数据管理和信息系统集成知识、方法或技能;

  (9)熟悉信息安全相关知识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10)了解信息系统综合测试、综合监控等方面的相关知识、方法和流程;

  (11)了解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12)熟悉管理科学相关基本知识,掌握线性规划、决策论应用等相关方法;

  (13)熟悉信息通信领域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14)熟悉项目管理师职业道德要求;

  (15)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资料。

   3.本考试设置的科目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笔试,选择题;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笔试,问答题;

  (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笔试,作文。

   二、考试范围

   考试科目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

  1.信息化和信息系统

  1.1 信息系统及其技术和开发方法

  1.1.1 信息系统基础

  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含义、特征或属性

  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构成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模型

  1.1.2 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1.1.3 常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标准与协议、网络设备、网络接入、网络设计与规划、性能指标)

  服务器技术(体系结构、性能指标)

  存储技术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管理体系、数据仓库)

  中间件技术

  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的规划与设计

  1.1.4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及其生命周期

  软件架构(定义、模式、分析与评估)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与开发

  软件工程的过程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的质量管理及其评估

  软件测试及其评估

  软件集成技术与管理

  1.1.5 新一代信息技术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移动互联

  大型信息系统

  1.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1.2.1 信息安全基础

  信息安全的有关概念

  信息加密、解密与常用算法 1.2.2 信息系统安全

  常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技术、设备、设施、工具和方法

  1.3 信息化发展与应用

  1.3.1 信息化发展与应用的新特点

  1.3.2 信息化发展战略

  区域信息化

  领域信息化

  1.3.3 电子政务

  1.3.4 电子商务

  1.3.5 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

  1.3.6 智慧化

  1.4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1.4.1 信息系统服务业及发展

  1.4.2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概念和发展

  1.4.3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概念和发展

  1.4.4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的标准和框架

  1.5 信息系统规划

  1.5.1 大型信息系统

  1.5.2 信息系统的规划流程

  1.5.3 信息系统的规划工具

  1.6 企业首席信息官及其职责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

  2.1 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与体系

  2.1.1 项目管理基础

  2.1.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构成

  2.1.3IPMP/PMP®

  2.1.4PRINCE2®

  定义与结构

  原则

  主题

  流程

  工具

  2.1.5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2.1.6 项目管理的量化

  2.2 组织结构对项目的影响

  2.3 信息系统项目典型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

  V 模型

  原型化模型

  螺旋模型

  迭代模型

  敏捷开发模型

  2.4 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3.立项管理

  3.1 立项管理内容

  3.2 可行性研究

  3.3 项目评估与论证

  4.项目整体管理

  4.1 项目整体管理的含义、作用

  4.2 项目整体管理过程

  4.2.1 制订项目章程

  4.2.2 编制项目管理计划

  4.2.3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4.2.4 监控项目工作

  4.2.5 项目整体变更控制

  4.2.6 结束项目或阶段

  4.3 项目整体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5.项目范围管理

  5.1 项目范围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5.2 项目范围管理过程

  5.2.1 规划范围管理

  5.2.2 收集需求

  5.2.3 定义范围

  5.2.4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WBS

  5.2.5 确认范围

  5.2.6 控制范围

  5.3 项目范围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6.项目进度管理

  6.1 项目进度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6.2 项目进度管理过程

  6.2.1 规划进度管理

  6.2.2 定义活动

  6.2.3 排列活动顺序

  6.2.4 估算活动资源

  6.2.5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6.2.6 制订进度计划

  6.2.7 控制进度

  6.3 项目进度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7.项目成本管理

  7.1 项目成本和成本管理基础

  7.2 项目成本管理过程

  7.2.1 规划成本管理

  7.2.2 估算成本

  7.2.3 制订预算

  7.2.4 控制成本

  7.3 项目成本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8.项目质量管理

  8.1 质量管理基础

  8.2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8.2.1 规划质量管理

  8.2.2 实施质量保证

  8.2.3 控制质量

  8.3 项目质量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9.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9.1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9.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9.2.1 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9.2.2 组建项目团队

  9.2.3 建设项目团队

  9.2.4 管理项目团队

  9.3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0.项目沟通管理和干系人管理

  10.1 项目沟通管理基础

  10.2 项目沟通管理过程

  10.2.1 规划沟通管理

  10.2.2 管理沟通

  10.2.3 控制沟通

  10.3 项目沟通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0.4 项目干系人管理基础

  10.5 项目干系人管理过程

  10.5.1 识别干系人

  10.5.2 规划干系人管理

  10.5.3 管理干系人参与

  10.5.4 控制干系人参与

  10.6 项目干系人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1.项目风险管理

  11.1 风险和项目风险管理基础

  11.2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11.2.1 规划风险管理

  11.2.2 识别风险

  11.2.3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

  11.2.4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

  11.2.5 规划风险应对

  11.2.6 监控风险

  11.3 项目风险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2.项目采购管理

  12.1 采购管理基础

  12.2 采购管理过程

  12.2.1 规划采购管理

  12.2.2 实施采购

  12.2.3 控制采购

  12.2.4 结束采购

  12.3 采购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2.4 招投标方法和程序

  13.项目合同管理

  13.1 合同管理基础

  13.2 合同管理过程

  13.2.1 合同签订

  13.2.2 合同履行

  13.2.3 合同管理

  档案管理

  索赔管理

  违约管理

  13.2.4 合同收尾

  13.3 合同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4.信息文档管理、配置管理与知识管理

  14.1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及其管理

  14.2 配置管理基础

  14.3 知识管理基础

  15.项目变更管理

  15.1 变更管理角色职责

  15.2 变更管理工作程序

  15.3 项目变更管理与其他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16.战略管理

  16.1 组织战略管理

  16.1.1 战略与战略管理

  16.1.2 组织战略的主要内容

  16.1.3 战略实施过程分解

  16.1.4 战略监控

  16.1.5 战略评价

  16.2 组织战略的类型和层次

  16.2.1 组织战略类型

  16.2.2 组织战略层次

  16.2.3 组织战略目标分解

  16.2.4 组织战略与项目管理

  17.组织级项目管理

  17.1 组织级项目管理概述

  17.2 组织级项目管理的内容

  17.3 组织级项目过程管理

  17.4 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17.5 组织级项目管理流程体系设计

  17.6 组织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

  18.流程管理

  18.1 流程管理基础

  18.2 流程分析、设计、实施与评估

  18.3 流程重构与改进

  18.4 项目管理流程的管理和优化

  19.项目集(大型项目)管理

  19.1 项目集管理基础

  19.1.1 项目集管理标准

  19.1.2 项目集相关角色界定

  19.1.3 项目集经理的角色及其具有的知识和技能

  19.2 项目集与战略一致性

  19.2.1 项目集与组织战略的一致性

  项目集商业论证

  项目集计划

  19.2.2 项目集线路图

  19.2.3 环境评估

  事业环境因素

  环境分析

  19.3 项目集生命周期和收益管理

  19.3.1 项目集生命周期

  项目集定义阶段

  项目集收益交付阶段

  项目集收尾阶段

  19.3.2 项目集收益管理

  项目集收益识别

  项目集收益分析与规划

  项目集交付

  交付项目集收益

  项目集收益维持

  19.4 项目集干系人管理

  19.4.1 项目集干系人识别

  19.4.2 编制项目集干系人管理计划

  19.4.3 管理项目集干系人

  19.4.4 监控项目干系人

  19.5 项目集治理

  19.5.1 项目集治理委员会及其责任

  项目集治理与组织愿景

  项目集的批准、签署和启动

  项目集筹资

  建立项目集治理计划

  沟通与签署项目集成功标准

  批准项目集方法与计划

  项目集绩效支持

  项目集报告与控制

  项目集组件启动移交和收尾

  19.5.2 项目集组件治理与其他支持活动

  项目集组件治理

  项目集信息系统

  项目集知识管理

  项目集管理审计支持

  19.6 项目集管理支持过程

  19.6.1 项目集整合管理

  19.6.2 项目集沟通管理

  19.6.3 项目集财务管理

  19.6.4 项目集采购管理

  19.6.5 项目集质量管理

  19.6.6 项目集范围管理

  19.6.7 项目集资源管理

  19.6.8 项目集风险管理

  19.6.9 项目集进度管理

  20.项目组合管理

  20.1 项目组合管理基础

  20.1.1 项目组合管理概念

  项目组合管理和组织治理的关系

  项目组合管理模块

  项目组合管理办公室和组合经理角色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周期

  20.1.2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组

  定义过程组

  调整过程组

  授权与控制过程组

  20.1.3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输入和输出

  贯穿项目组合过程的关键可交付成果

  20.2 项目组合治理管理

  20.2.1 制订项目组合管理计划

  20.2.2 定义项目组合

  20.2.3 优化项目组合

  20.2.4 授权项目组合

  20.2.5 规定项目组合监督

  20.3 项目组合绩效管理

  20.3.1 制订项目组合绩效管理计划

  20.3.2 管理供应与需求

  20.3.3 管理项目组合价值

  20.4 项目组合风险管理

  20.4.1 制订项目组合风险管理计划

  20.4.2 管理项目组合风险

  21.项目管理办公室

  21.1 组成、只能和类别

  21.2 项目管理师在组织级 PNO 中的职责

  21.3 组织级项目管理办公室

  21.4 项目集和项目集管理办公室

  2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22.1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22.1.1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概念与内容

  22.1.2 建立安全策略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22.1.3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设计原则

  22.1.4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22.2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

  22.2.1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概述

  22.2.2 信息安全系统

  22.2.3 信息安全系统架构体系

  22.2.4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基础

  22.2.5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体系结构

  ISSE-CMM 基础

  ISSE 过程

  ISSE 体系结构

  22.3PKI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22.3.1 公钥基础设施(PKI)

  22.3.2 数字证书及其生命周期

  22.3.3 新人模型

  22.3.4 应用模式

  22.4PMI 权限(授权)管理基础

  22.4.1 PMI 权限(授权)管理基础设施

  22.4.2 PMI 与 PKI 的区别

  22.4.3 属性证书定义

  22.4.4 访问控制

  22.4.5 PMI 支撑体系

  22.4.6 PMI 实施

  22.5 信息安全审计

  22.5.1 安全升级概念

  22.5.2 建立安全审计系统

  基于入侵监测预警系统的网络与主机信息监测审计

  重要应用系统运行情况审计 22.5.3 分布式审计系统

  23.知识管理

  23.1 知识和知识管理概念

  23.2 知识管理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23.3 知识产权保护

  24.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4.1 法律

  24.1.1 合同法

  24.1.2 招投标法

  24.1.3著作权法

  24.1.4政府采购法

  24.2标准

  24.2.1基础标准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 GB/T 11457-2006

  信息处理 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我符号及约定 GB/T 1526-1989

  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 GB/T 14085-1993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指南 GB/Z 31102-2014

  24.2.2生存周期管理标准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 8566-2007

  系统工程  系统生存周期过程 GB/T 22032-2008

  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环境服务 GB/T 30972-2014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 14394-2008 24.2.3 文档化标准

  系统与软件工程  用户文档的管理者要求 GB/T 16680-2015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 GB/T 9385-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T 9386-2008

  24.2.4质量与测试标准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1 部分:概述 GB/T 18905.1-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2 部分:策划和管理 GB/T 18905.2-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3 部分:开发者用的过程 GB/T 18905.3-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4 部分:需方用的过程 GB/T 18905.4-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5 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 GB/T 18905.5-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6 部分: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 GB/T 18905.6-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2 部分:外部度量 GB/T 16260.2-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3 部分:内部度量 GB/T 16260.3-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4 部分:使用质量的度量 GB/T 16260.4-2006

  25.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25.1数学建模基础知识

  25.2数据分析处理基础知识

  25.3运筹学基本方法

  25.4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5.5系统管理基础知识

  26.专业英语

  26.1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语阅读水平

  26.2掌握本领域的英语词汇

  27.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职业道德规范

   考试科目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1.信息化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1.1信息系统及其技术和开发方法

  1.2信息化发展与应用

  1.3信息系统综合测试与管理

  1.3.1测试内容和方法

  1.3.2测试需求分析与设计

  1.3.3测试流程

  1.3.4测试执行与评估

  1.3.5测试过程管理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2.1立项管理

  2.1.1可行性研究

  2.1.2项目评估与论证

  2.2采购和合同管理

  2.3项目启动

  2.4项目资源管理

  2.4.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2.4.2项目成本管理

  2.5项目规划

  2.6项目实施与团队建设

  2.6.1项目绩效检查与评估

  2.6.2项目控制

  2.6.3项目团队建设

  2.6.4项目干系人管理

  2.7项目整体管理

  2.8项目范围管理

  2.9进度管理

  2.10成本管理

  2.11质量管理

  2.12风险管理

  2.13项目监督与控制

  2.14变更管理与控制

  2.15项目收尾管理

  3.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3.1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计划的制订和执行

  3.2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

  4.战略管理

  4.1组织战略和组织战略管理

  4.2组织级项目管理与组织战略

  4.3战略管理与流程管理

  5.项目集(大型项目)管理

  5.1项目集收益管理

  5.2项目集干系人管理

  5.3项目集治理

  5.4项目集管理支持过程

  5.4.1项目集整合管理

  5.4.2项目集沟通管理

  5.4.3项目集财务管理

  5.4.4项目集采购管理

  5.4.5项目集质量管理

  5.4.6项目集范围管理

  5.4.7项目集资源管理

  5.4.8项目集风险管理

  5.4.9项目集进度管理

  6.项目组合管理

  6.1项目组合管理过程组

  6.2项目组合治理管理

  6.3项目组合绩效管理

  6.4项目组合风险管理

  7.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7.1信息安全管理的组织

  7.2信息安全管理计划的制订和执行

  7.3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

  7.4信息安全管理过程的监控与改进

  7.5信息安全审计

   考试科目 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

  根据试卷上给出的与项目管理有关的二个论文题目,选择其中一个题目,按照规定的要求撰写论文和摘要。论文涉及的主题包括: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

  1.1立项管理

  1.2采购和合同管理

  1.3项目启动

  1.4管理项目资源

  1.4.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1.4.2项目成本管理

  1.5项目规划

  1.6项目实施

  1.7项目整体管理

  1.8项目范围管理

  1.9进度管理

  1.10成本管理

  1.11质量管理

  1.12风险管理

  1.13项目收尾管理

  1.14项目绩效管理

  1.15沟通与项目干系人管理

  1.16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的建立与维护

  1.17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维护

  1.18项目治理

  2.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3.战略管理与组织级项目管理

  4.项目集(大型项目)管理

  4.1项目集收益管理

  4.2项目集干系人管理

  4.3项目集治理

  4.4项目集管理支持过程

  5.项目组合管理

  5.1项目组合管理过程组

  5.2项目组合治理管理

  5.3项目组合绩效管理

  5.4项目组合风险管理

  6.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项目管理师都需要考哪些?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重点和难点分析
发表日期:2005年11月3日 出处:《计算机教育》2005年第9期 作者:陈志风 已经有101位读者读过此文

一、考试介绍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是2005年上半年(5月)新增加的考试。根据考试大纲(2005年版),该考试要求考生:

(1)掌握信息系统知识;

(2)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和方法;

(3)掌握大型、复杂项目管理和多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4)掌握项目整体绩效评估方法;

(5)熟悉知识管理和战略管理;

(6)掌握常用项目管理工具;

(7)熟悉过程管理;

(8)熟悉业务流程管理知识;

(9)熟悉信息化知识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10)熟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
(11)熟悉信息安全知识;
(12)熟悉信息系统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
(13)熟悉项目管理师职业道德要求;
(14)熟练阅读并准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
通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的合格人员应具有高级工程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够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具备管理大型、复杂信息系统项目和多项目的经验和能力;能根据需求组织制定可行的项目管理计划;能够组织项目实施,对项目的人员、资金、设备、进度和质量等进行管理,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调整,系统地监督项目实施过程的绩效,保证项目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到达既定的项目目标;能分析和评估项目管理计划和成果;能在项目管理进展的早期发现问题,并有预防问题的措施;能协调信息系统项目所涉及的相关人员。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笔试,选择题;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笔试,问答题;

(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笔试,论文题。
这三个科目安排在一天内考完,三个科目全部及格(45分)才算通过考试。否则,任何一个科目不及格,第二次考试时,所有科目都必须重考。
二、2005年上半年考试分析
总的来看,可能由于是第一次考试的缘故,试题比较杂乱,没有很好地按照考试大纲来组织考试试题。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和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试题过于简单。当然,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一样的,有个成长的过程,在此,我们祝愿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快速成长和成熟。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综合知识
综合知识试题由75道单项选择题组成,每道试题1分,合计75分,45分及格。
本次考试试题考查范围比较集中,特别强调了信息安全和UML这两个非项目管理的知识点,有关项目管理的知识重点在于整体管理、进度管理和费用管理,具体分值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按知识点分布的分值表
知识点 分数
UML 6
计算机网络 3
合同管理 2
软件工程 4
信息化与信息系统 3
监理 1
信息安全 6
多项目管理 1
风险管理 2
范围管理 1
计算机原理 1
人力资源管理 5
整体管理 7
进度管理 6
配置管理 4
采购管理 1
战略管理 1
费用管理 6
质量管理 1
知识产权 2
标准化知识 2
英语 10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国家软考办模块化出题的策划,本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上午试题有26道和系统分析师的试题完全一样。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
本次考试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下午I)试题只有三道题目,每道试题25分,需要考生全部解答。这是所有考生都未料想到的,大家都以为会模仿系统分析师的下午I试题,第一道必答,其他为4选2。由于只有三道试题,整张试卷合起来不到两页,基本上是采取问答的形式。
试题1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团队建设的问题,要求考生回答软件子项目失控的原因、如何避免软件子项目失控、系统集成项目中的各种角色,如何组建、建设和管理团队。只要是有IT行业从业经验的考生,回答这类问题就比较简单了,虽然说拿不到满分,但应该也会“八九不离十”。
试题2是一道关于软件变更控制和配置管理的试题。这道试题主要考查变更控制的流程,如果没有完善的变更控制,则会产生什么问题,导致什么结果。试题2是一道纯理论性的问题,十分简单,只要学过软件工程的考生,都会答得上来。
试题3是一道关于项目收尾管理的试题,涉及到合同管理、过程控制、项目沟通管理等范畴。试题描述了一个项目在验收过程中,用户不断提出问题(其中有些是曾经提过并得到了修改的问题)的案例。在这个案例中,项目经理根本就无法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验收和结项。要求考生回答事情发生的原因,项目该怎么办,应当吸取什么经验和教训。在我们的IT生活中,这种事情时刻都在发生,作为项目管理师或项目经理,应该碰到过这种问题。究其原因,大致是因为是沟通不到位,与甲方主管人员协调不好,整个验收过程控制不好,或者是没有按合同规定办理。既然找到了原因,“该怎么办”和“经验教训”这两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考试中,虽然全部为必答题,考生没有可选择的缓冲,但是这三道试题都很简单。笔者个人认为,对于有实际项目经验的考生来说,这种试题简直就是“小儿科”。
3.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
令人惊讶的是,首次举行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并没有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来组织试卷。根据考试大纲要求,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下午II)是“根据试卷上给出的与项目管理有关的四个论文题目,选择其中一个题目,按照规定的要求写论文和摘要”。但是,本次考试只出了一道论文试题,考生没有选择的余地。
论文试题为“论信息系统项目的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要求考生根据实际项目经验,论述需求开发、需求管理和范围管理的区别与联系。这样的试题,给考生的第一印象就是“天大地大,没有边际”。
解答这样的试题,可以先从项目范围开始,确定项目范围之后,再进行需求开发,然后再是需求管理(特别是变更管理)。值得注意的是,试题第三问要求考生论述的是范围管理的过程、方法、工具及其实际效果。与系统分析师考试论文试题不同的是,本题的重点放在第三问上。
范围管理的大致过程可以分为范围计划、范围定义、工作分解、范围确认和范围控制等五个阶段。在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中,最常用的工作分解方法就是工作分解结构(WBS)。范围控制主要需要处理好范围变更的问题。
三、几点建议

(1)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的考试刚刚推出,还很不成熟,从前一次考试的试题不足以看出下一次考试的试题趋势。因此,考生不要以2005年5月的考试试题为蓝本进行复习和准备。

(2)从近两次考试试题来看,国家软考办执行的是模块化出题策略,即同层次的各级别的考试试题有很多是相同的。因此,对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生来说,建议系统地学习历年系统分析师的考试试题。

(3)不管采用什么教材进行复习,考生要始终把握项目管理的一些要素(立项与招投标管理、整体管理、范围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和合同管理、文档与配置管理、需求管理、战略管理、知识管理、绩效管理),熟悉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4)信息系统项目管理案例分析试题考试时间为90分钟,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三道试题的解答,需要考生很好地把握时间。回答问题时,要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句子,突出重点。

(5)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考试时,要在120分钟内写完一篇3000字左右的论文和300字左右的摘要,加之IT人经常在计算机上写文档,平常没有用手写字的习惯,因此,这个任务很艰巨。建议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多练习亲笔写作。
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应该具备哪些要求
CPMP项目管理师考证报名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高级项目管理师(一级,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高级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并担任项目管理领导工作3年以上,负责过3~5项大型项目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果(含研究成果、奖励成果、论文著作),经高级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取得博士学位,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并担任项目管理领导工作1年以上,负责过2~4项以上复杂项目管理工作,取得一定的工作成果(含研究成果、奖励成果、论文著作),经高级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项目管理师(二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助理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申报前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担任项目管理领导2年以上,经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具有研究生学历。申报前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担任项目管理领导1年以上,能够管理一般复杂项目,经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助理项目管理师(三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项目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助理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助理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3)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助理项目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4)取得硕士学位,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4、项目管理员(四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项目管理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事项目管理工作1年以上。
考项目管理师需要什么条件,有多么难考呢?
根据人事部、信息产业部文件(国人部发[2003]39号),计算机与软件考试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统一规划。通过考试获得证书的人员,表明其已具备从事相应专业岗位工作的水平和能力,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从获得证书的人员中择优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计算机专业技术资格(水平)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后,不再进行计算机技术与软件相应专业和级别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因此,这种考试既是职业资格考试,又是职称资格考试。   同时,这种考试还具有水平考试性质,报考任何级别不需要学历、资历条件,只要达到相应的技术水平就可以报考相应的级别。部分级别的考试已与日本、韩国相应级别的考试互认,以后还将进一步扩大考试互认的级别以及互认的国家。
上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要求有哪些?
(1)掌握信息系统知识;
(2)掌握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知识和方法;
(3)掌握大型、复杂项目管理和多项目管理的知识和方法;
(4)掌握项目整体绩效评估方法;
(5)熟悉知识管理和战略管理;
(6)掌握常用项目管理工具;
(7)熟悉过程管理;
(8)熟悉业务流程管理知识;
(9)熟悉信息化知识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10)熟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
(11)熟悉信息安全知识;
(12)熟悉信息系统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与规范;
(13)熟悉项目管理师职业道德要求;
(14)熟练阅读并准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