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工作自由时差:当工作i-j有紧后工作j-k时,其自由时差应为:(FFi-j)=(ESj-k)—(EFi-j)
这里ESj-k表示紧后工作j-k的最早开始时间,EFi-j表示工作i-j的最早结束时间;以网络计划的终点节点(j=n)为箭头节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FFi-n应按网络计划的计划工期Tp确定,即:(FFi-n)=Tp-(EFi-n)。

自由时差的特点:
1、自由时差小于或等于总时差;
2、以关键线路上的结点为结束点的工作,其自由时差与总时差相等;
3、使用自由时差对后续工作没有影响,后续工作仍可按其最早开始时间开始;
4、由于工作的自由时差是其总时差的构成部分,当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自由时差
总时差和自由时差在计有什么关系?
总持股量=最晚开始时间 - 最早开始时间;另外,总时差=最迟完成时间 - 最早结束的时间。 因此,总的浮子= 25-20 = 5; 自由浮动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为min {} - 最早完成时间。 最早完成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持续时间= 20 +9 = 29 所以。自由流通量为min {32,34} -29 = 3;
软考总时差公式:
ΔT = K × (α - δ)
其中,ΔT表示总时差,K为恒定值,α为太阳时角,δ为赤纬角。
软考自由时差公式:
ΔT = K × (α - δ) + C
其中,ΔT表示自由时差,K为恒定值,α为太阳时角,δ为赤纬角,C为常数。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公式的含义和用途。
总时差是指地球上某一点的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之间的差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差。总时差的计算需要考虑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因此需要知道太阳时角和赤纬角。总时差的计算对于天文学、地理学等领域非常重要。
自由时差是指在总时差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常数,这个常数是由于地球的自转速度不是恒定的,而是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自由时差的计算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真实的太阳时和平太阳时之间的差值,因此在一些需要高精度时间计算的领域,如天文导航、卫星定位等,自由时差的计算更为常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公式的计算都需要一些基础的天文学知识和计算方法,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能比较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