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软件需求分析:根据用户需求,分析和定义软件系统的功能、性能、接口等需求。
2. 软件架构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整体结构,包括模块划分、组件设计、数据流程等。
3. 软件详细设计:根据软件架构设计,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数据结构、算法、接口设计等。
4. 数据库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数据库结构,包括表结构设计、关系设计、索引设计等。
5. 界面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界面布局、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等。
6. 软件测试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测试方案和测试用例,进行软件功能、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测试。
7. 软件质量保证:制定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进行软件质量评估和质量控制。
8. 软件项目管理:对软件开发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完成。
9. 软件配置管理:管理软件系统的版本控制、配置管理和变更管理。
10. 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熟悉软件开发的各种方法和工具,如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UML建模、软件开发框架等。
以上是软考软件设计师的主要范围,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有所调整。

11. 软件安全设计:设计软件系统的安全策略和机制,保护软件系统免受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12. 软件性能优化:对软件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发能力和资源利用率。
13. 软件维护和支持:对已经发布的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和支持,包括故障排除、功能更新、用户支持等。
14. 软件文档编写:编写软件设计文档、用户手册、技术文档等,记录软件系统的设计和使用说明。
15. 软件团队协作:与其他软件开发人员、测试人员、项目经理等进行协作,共同完成软件开发项目。
16. 软件质量评估:评估软件系统的质量,包括功能完整性、稳定性、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方面的评估。
17. 软件技术研究:跟踪和研究软件开发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趋势,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18. 软件项目规划:制定软件开发项目的计划和进度安排,确保项目按时、按质量完成。
以上是软考软件设计师的主要范围,考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以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